「我存了100萬,該拿多少出來投資?」
「最近股市漲好高,是不是應該先賣出,獲利了結?」
「聽說金融股配息很穩,我是不是應該有錢就去買,累積被動收入?」
「這幾年美國漲比較多,是不是應該多買一些美股?」
「聽朋友說,他買了比特幣,一下賺了3倍,我也可以試試?」
身為一名財務顧問,時常聽到這類議題。
當這類議題出現,很可能代表諮詢者的心中,還沒有完整的投資策略。這篇文章將說明建議採用的投資策略,以及相對應的優缺點。
「我存了100萬,該拿多少出來投資?」
「最近股市漲好高,是不是應該先賣出,獲利了結?」
「聽說金融股配息很穩,我是不是應該有錢就去買,累積被動收入?」
「這幾年美國漲比較多,是不是應該多買一些美股?」
「聽朋友說,他買了比特幣,一下賺了3倍,我也可以試試?」
身為一名財務顧問,時常聽到這類議題。
當這類議題出現,很可能代表諮詢者的心中,還沒有完整的投資策略。這篇文章將說明建議採用的投資策略,以及相對應的優缺點。
身為財務顧問,執案時不乏聽到客戶或親友經歷一些常見的高風險投資案例甚至金融詐騙,例如 : 資金盤、P2P借貸平台、藝術品投資、國外不動產、未上市股票和博弈網站…等。
雖然詐騙手法層出不窮,但不外乎是利用投資人
即使新聞不斷播報以及法治機構持續宣導,為什麼金融詐騙仍會不斷發生,我想可歸因於:
在《目標需求導向的投資流程才能讓你抱得更久更安心》一文指出報酬來自於投資人多承擔的風險,也就是風險溢酬,風險與報酬是一個光譜,一端是「高風險、高度不確定、低把握度,換取可能的高報酬,相對也是高虧損的可能」;反之亦然。
在這個全民瘋投資的年代,財務顧問最常被問的一個問題就是,投資什麼才好?金融股、科技股、能源股?還是黃金、債券、房地產甚至是比特幣?
大型股、小型股、成熟市場、新興市場、高評等債券、高收益債券、房地場…等,這些不同的「資產類別」,也是許多基金或ETF名稱上會看到的名詞,但究竟要挑哪一種才好呢?
「疫情逐漸趨緩,旅遊業開始復甦,能源類股看好」、「5G與AI科技引領未來,晶片與半導體不可或缺,前景可期」、「房地產是經濟的火車頭,透過不動產證券化,不用持有實體房屋即可掌握房地產脈動」這些令人眼花撩亂的說法,似乎在告訴我們如果投資要賺錢,就要努力研究總體經濟與產業趨勢,但我們都是平凡人,每天上班、陪伴家人、進修就已經夠忙了,真的有餘力再花時間研究這麼多資訊?
許多年輕上班族常有這樣的狀況:出社會一陣子,收入還OK,每個月能夠存下一點錢,陸續接觸了一些投資理財的影片、文章,三不五時也會聽到身邊親友、同事聊起投資理財的話題,這時候,自己也開始會想:「是不是也該試著投資看看?」
但無論做了多少功課,等到實際要開始把錢投入時,多數人難免還是會有一點提心吊膽,而會有這樣的心情也代表著,其實我們對於投資抱持著一種「聽天由命」的態度,因為即使做了再多的功課,我們還是沒有把握今天把錢投下去,明天到底會賺錢還是賠錢,只能「希望」投資會有好結果。
這樣的狀況其實不只是年輕人,有許多「先烈們」在股海浮沉了大半輩子,伴隨著這樣的不確定性也只能安慰自己:「投資有賺有賠很正常~」
正是因為在心底存在著這樣的不確定感,即使知道投資本金要大才能看到明顯的效果,我們始終抱持著嘗試的心態以小額資金進行投資。
小霖是我之前當兵時的好哥們,到現在我們偶爾還會約出來吃個飯,聊聊近況。而最近一次碰面,他提到說有一個朋友推薦了他一檔知名公司固定配息的境外基金,年化報酬率扣掉手續費之後大約有5%,好像很不錯。
於是他針對了這檔基金做了些研究,沒想到越查越心動,又因為工作穩定的關係,可以拿到很低的信貸利率,讓他萌生出借錢投資的念頭,但長輩知悉後卻勸他千萬不要借錢投資,讓他猶豫不決,該怎麼辦呢?
一直以來,社會上對於「該不該借錢投資」存在著兩種截然不同的看法,而在這兩派之中都不乏自己的支持者及實踐者,也有許多真實的例子發身在我們周遭。
近期新聞常出現這類標題「美股創歷史新高」、「第5次台股萬點,是起跑線還是終點站?」於是許多相對應的評論應運而生「信不信由你,美股雪崩隨時都有可能」、「跟萬點Party說掰掰」、「不宜躁進,現金為王」。
正在定期定額投資或打算開始定期定額投資的朋友,很可能會思考現在還適合繼續投入或適合開始投入嗎?還是應該先暫緩,甚至在高點贖回呢?
最近這20年,發生了三大金融危機,均讓股市有大幅度的下挫,分別是:
我們以台灣、美國、日本及全世界為例,來探討在重挫前的最高點開始定期定額投入,多久可以回到正報酬?(以下分析皆採用MSCI每月總報酬指數,以當地貨幣計價,不計入交易成本)
最近一位朋友詢問,有沒有什麼期間短、獲利大的投資方式?他覺得出社會工作三年,有固定存錢的習慣沒亂花,就偶爾跟女朋友吃飯逛街,但還是覺得存錢的速度真的很慢…
我想這是大家共同的心聲,所以撰寫了這篇文章分享。原則上「太好的不是真的」,要求快、求賺得多,不是風險高就是詐騙,資產穩健慢慢累積可能還比較快。BUT!人生最厲害就是這個BUT,也不是完全沒有低風險高報酬的投資方式,「股票申購」就是其中一種。
公司在經營的過程若有資金上的需求,可選擇將「股票上市或上櫃」以募集資金,這樣的動作稱為首次公開發行股票(Initial Public Offerings,簡稱IPO)。若是已經上市櫃的股票,則可以辦理 「現金增資」來籌措資金。
不論是上市上櫃還是增資,都必須要有價差(能賺錢)才會吸引投資人申購,因此證券承銷商會訂一個低於市價的承銷價(申購價)開放申購。有利可圖的情況下會吸引很多人來參加,所以需要電腦抽籤來決定獎落誰家,雖然有時候是災難X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