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心目中的投資,是碰運氣,還是有把握穩健獲利?

透過三個原則,提高投資把握度

許多年輕上班族常有這樣的狀況:出社會一陣子,收入還OK,每個月能夠存下一點錢,陸續接觸了一些投資理財的影片、文章,三不五時也會聽到身邊親友、同事聊起投資理財的話題,這時候,自己也開始會想:「是不是也該試著投資看看?」

但無論做了多少功課,等到實際要開始把錢投入時,多數人難免還是會有一點提心吊膽,而會有這樣的心情也代表著,其實我們對於投資抱持著一種「聽天由命」的態度,因為即使做了再多的功課,我們還是沒有把握今天把錢投下去,明天到底會賺錢還是賠錢,只能「希望」投資會有好結果。

這樣的狀況其實不只是年輕人,有許多「先烈們」在股海浮沉了大半輩子,伴隨著這樣的不確定性也只能安慰自己:「投資有賺有賠很正常~」

正是因為在心底存在著這樣的不確定感,即使知道投資本金要大才能看到明顯的效果,我們始終抱持著嘗試的心態以小額資金進行投資。

隨著年紀增長資產也逐漸累積的同時,心裡的不安也越來越大,因為我們知道投資好壞的結果影響會很重大,一旦投入資金比例提高卻遭遇鉅額虧損,希望擁有的房子或環遊世界的夢想將無法完成,甚至自己退休後的生活品質等都可能因此降低。

我們之所以被困在「小額沒成效、大額怕虧損」的兩難之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在投資之前沒有釐清一個最核心的想法,那就是:我們追求的究竟是不確定的高報酬,還是有把握的合理報酬?如果是後者,那究竟應該怎麼做?

 

掌握三個原則,就能提高報酬率的把握程度

原則一:長期投資

不論是歷史過去的資料告訴我們,或是從人類經濟活動發展的脈絡來看,我們都能夠預期只要跨度超過數十年,全球整體的商業發展與科技進步是向上的趨勢。

因此若能夠投資在這樣的趨勢上,獲利是可以預期的,畢竟我們從馬車進步到無人駕駛汽車、從轉盤式室內電話進步到智慧型手機,只要人類不滅亡,給予的時間跨度夠長,就能享有經濟成長而帶來的市場報酬。

 

原則二:足夠分散

即使能夠做到長期投資,不論市場上下震盪持續保持投資紀律留在市場裡,某些區域型、單一國家、主題型的投資標的,或是單一公司的股票,即使經過長時間的等待,還是有可能會一蹶不振。

因此投資標的是否足夠分散就會是一個關鍵的因素,雞蛋不僅不能夠放在同一個籃子裡,我們還需要注意籃子本身是否夠寬廣、夠多元。

只要能夠做到把投資範圍納入整個全球市場,那我們就不會擔心單一一家公司的表現不好(例如昔日手機龍頭Nokia),或是單一產業受景氣影響、產業沒落(例如光碟片產業),甚至是某些單一國家因為政治因素而經濟表現不佳。

當我們的投資組合全球分散,就不用一直追逐單一公司的月營收、整體產業趨勢,或是單一國家的政治局勢和經濟展望。

 

原則三:資產配置

除了單一資產類別的分散程度,我們還可以進一步將各種資產類別都綜合考慮,除了股票之外,國債、公司債、高收益債、原物料、不動產、衍生性金融商品…等。

各種資產類別也都能夠分別代表部分的人類經濟成長。我們可以想像許多不同的資產類別就像彼此有溝渠相連的水田,有的大有的小,裡面的水也會在其中自由流動,全世界的資金就像水一樣會在各個資產類別之間流動,而我們只要掌握所有可能的資產類別,那麼不論水流到哪裡,都可以確保我們能夠享受到整體水量增長的好處。

 

做好「全生涯財務規劃」,將投資效益放到最大

當我們知道如何有把握地取得報酬之後,就可以放心地把我們能投入的所有資金都進行投資,但這時候問題來了,究竟「能投入的資金」是多少呢?總不能把下個月的伙食費、房租、年底給爸媽的紅包錢、明年要繳稅的資金…全部都拿去投資吧?萬一生了病臨時需要大筆醫藥費怎麼辦?

因此我們需要一個完善的計畫,讓我們很明確地知道多長時間之內不會用到投資的錢,同時也要確保在這段期間如果有任何大筆支出的狀況,都另有財源可以支應。

例如,準備緊急預備金以應對突然失業、三五年之內就要結婚或買房的資金以儲蓄方式準備、萬一發生重病重殘的風險就由足夠的保險金支應。

需要考量的因素太多太雜並且環環相扣,因此需要一個完善且周詳的計畫做輔助,才有辦法真正「有把握的投資」。也正因為每個人的精力有限,沒有足夠的專業與專注力能夠自己完成這樣龐大且複雜的計劃,社會上才誕生了理財規劃服務的需求。

經由專業的理財規劃顧問將所有可能的目標一一列舉,並且根據客戶的價值觀鉅細靡遺的討論這些目標該如何取捨,勾勒出符合客戶心目中理想的人生願景,最後陪伴客戶一步一腳印地進行長期投資,在該買房的時候買房、在該退休的時間退休,把錢、時間、精神花在最重要的事物上。

如果你是追求有把握的合理報酬的人,快去找你的顧問吧!請他協助你規劃吃得下、睡得著的「有把握的投資」。

 

延伸閱讀

 

訂閱
通知
0 Comments
最佳留言
最新 最舊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