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本又高報酬!?如何判斷是投資機會還是金融陷阱?-Clubhouse筆記

financialscam

身為財務顧問,執案時不乏聽到客戶或親友經歷一些常見的高風險投資案例甚至金融詐騙,例如 : 資金盤、P2P借貸平台、藝術品投資、國外不動產、未上市股票和博弈網站…等。

雖然詐騙手法層出不窮,但不外乎是利用投資人

  1. 資訊不對等
  2. 貪婪和恐懼的心理

 

容易遭受金融詐騙的原因

即使新聞不斷播報以及法治機構持續宣導,為什麼金融詐騙仍會不斷發生,我想可歸因於:

一、缺乏對合理風險與報酬的認識

在《目標需求導向的投資流程才能讓你抱得更久更安心》一文指出報酬來自於投資人多承擔的風險,也就是風險溢酬風險與報酬是一個光譜,一端是「高風險、高度不確定、低把握度,換取可能的高報酬,相對也是高虧損的可能」;反之亦然。

因此「保證獲利」、「穩賺不賠」、「財富自由」等字眼,詐騙可能性就極高。至於市場的合理報酬,以MSCI台灣指數10年平均年化報酬率為8.31%(不含息),MSCI全球指數10年平均年化報酬率8.46%(不含息),並且過程中歷經程度不一的市場漲跌才能有如此回報。

反觀現在資訊取得容易,「太好到不是真的」很容易就被識破。最難的是那種看起來有點合理很像真的、比市場給的再好一點點,像是「波動小、報酬高」、「穩健擊敗市場」,尤其是初期營造持續獲利假象(配息),讓人不斷掏錢加碼,甚至推薦親朋好友,等到哪天息配不出來就是警鐘敲響的時刻。

二、生活困窘或是急功好利

譬如因為新冠疫情影響失去工作,聽聞有投資賺錢的機會,未求證就將資金投入。另一種很常見的是處於中壯年時期,對過往資產累積不滿意,渴望將資產翻倍。

三、不知道「多少才夠」

雖說無欲則剛,但我相信大部分受詐騙的人也不是想藉此發大財,只不過想說多掙點錢讓生活好過一些。但現在是一個講求賺快錢的世代,隔壁隔壁的老王一夕致富的故事就在耳邊。追根究柢其實是「多少才夠?」和「要怎麼做?」的問題。若是不知道為了滿足生活需求的邊界,也不清楚一個合理累積資產和成長的方式及策略,詐騙手法推陳出新,終究會不斷追逐浮夢般的高報酬而跌跤。

 

如何辨識是投資機會還是金融陷阱?

許多人在思考投資的時候,想的都是我要使用什麼投資工具和商品,但是在選擇投資工具和商品之前,更應該思考的是:

  1. 緊急預備金及風險保障額度是否足夠?
  2. 我為什麼要投資?(WHY)
  3. 我的投資策略是什麼?(HOW)
  4. 最後才是思考,我要選擇什麼樣的投資工具及商品?(WHAT)

如果真的要投資高風險金融商品,應該要有心理準備,若是最後所有投資的錢都無法拿回來的話,最多能承受損失的金額是多少?也就是損失多少錢,也不會影響到未來的目標達成。

除了上述的思考脈絡,能讓我們釐清自己的投資目的及策略,避免直接跳到工具及商品,只看獲利機會而忽略了風險。李柏鋒(鋒哥)也分享了常見的詐騙有以下的招式:

  1. 第一招:先讓你相信我比你有錢,接下來我所說的話可信度就會增加一百倍。
  2. 第二招:雖然說不出為什麼,但未來一定很美好,我們不要跟那些想太多猶豫著不肯踏出舒適圈的人在一起,只跟能一起創造夢想的人在一起就好。(有些甚至會請你切斷原本的人際圈,跟新的夥伴連結就好)
  3. 第三招:這是很聰明,很有本事或是消息很靈通的人想出來的,絕對不是腳踏實地的人發現的。或是樹立權威,像是老師要開車了,快上車。
  4. 第四招:我分享給你,你也要分享給別人,越多越好。這個金礦最神奇的地方就是越多人來挖你就越有錢,你唯一要努力的就是找更多人(尤其是拉人自己還會有收益的那種風險更高)。或是利用稀缺性,這消息我只跟你說,名額有限要做要快。
  5. 第五招:我不管你的興趣,不管你的天賦,你的夢想由我定義,就是要有錢。有錢之後你就自由了,想做什麼都行。
  6. 第六招:你不用付出勞力或腦力,只要給我錢就對了。
  7. 第七招:我好心幫你改變命運,你要把我當作是你在汪洋中的浮木。

 

如何避免遭受金融詐騙

一、釐清對資產四錢的分類和期待

從理財規劃的角度,可以將錢分成四種類型

  • 保命錢:緊急預備金,約當3~6個月家庭生活支出所需。
  • 儲蓄錢:為達成短期目標(5年內)而準備,例如2年後的結婚基金,不建議進行投資。
  • 投資錢:為達成長期目標而投資,例如未來子女的教育金或自己的退休金,建議採行穩健有把握的投資方式。
  • 投機錢:把握度比較低,萬一虧光也不影響達成未來人生財務目標的錢。

二、把握三原則

  1. 太好的不是真的:接收到一個「多金」的資訊時,問問看自己「這麼好的投資機會是真的嗎?」、「為什麼這麼好的東西會輪到我?」、「若真的這麼好,為什麼對方自己不做?」、「對方賺什麼?」、「我的最大損失為何?」,盡可能先站在反對的角度來看待這件事,並質問自己。
  2. 不懂的東西別碰:我投資的錢到哪了?它的獲利模式是什麼?有些金融工具層層包裝讓你看不出它的本質,像是2008年造成金融危機的債務擔保證券(Collateralized Debt Obligations, CDO),其內涵通常牽涉複雜的定價模式、債權關係、法律稅務、匯率等因素。愈複雜、講得越玄更要留意。
  3. 避免以人情為由的決定:常見遭受金融詐騙是親朋好友牽一掛,隔壁老張說什麼很好賺介紹給大家,殊不知是個金融陷阱,一起賠了就摸摸鼻子說自己也是受害者,有時人跑了連個影兒都找不到。錢很難賺,聽聞一個投資機會終究要有自己的判斷和原則,沒有人比起你更該為自己的錢負責。

三、詳閱相關文件並參考第三方專業意見

若是經過金管會核准的金融商品,像是基金,它的廣告、投資架構、投資人須知等相關文件是透明可供查證的,這在基金資訊觀測站都可以查詢。有些新興複雜的金融工具,一定要詳閱其契約文件,千萬不要因為文件繁雜、三言兩語就聽信,也不要在第一時間決定,而是尋求第三方專業客觀意見

 

無論是執案或在新聞看見類似的情形總是令人心疼,有些甚至是退休金血本無歸也欲哭無淚,甚至連受害也不敢向親人說。可以想想要讓一棵樹長大也需要時間,何以財富可以咻一下快速長大呢?

理財規劃的價值就在於釐清我們的目標並且得以「按部就班」達成,而非一蹴可幾。顧問的角色就在於過濾龐雜不實的資訊,陪伴客戶經歷波濤洶湧的大海,達到夢想的彼岸。

若您想進一步瞭解何謂全方位財務規劃,歡迎預約理財規劃諮詢,我們將盡速與您聯繫。

 

延伸閱讀

 

與談者簡介

李柏鋒(鋒哥)
Inside主編、台灣ETF投資學院創辦人、腦力矩創辦人。
個人網站:李柏鋒的擴大機
FB粉專:李柏鋒的擴大機

 

訂閱
通知
0 Comments
最佳留言
最新 最舊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