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預定利率

小資族沒有錢還需要理財規劃?從保險調整案例看見規劃效益

將有限資源進行分配

多數人對於「理財規劃服務」的一個誤解是有錢人才需要,但理財規劃的目的是達成財務目標,理財規劃的過程就是取得平衡的過程,讓有限資源得到恰當分配。在這個前提下,對小資族而言每分錢都是辛辛苦苦攢下來的,如何透過理財規劃將每分錢都花在刀口上更顯得重要!

 

小資族的規劃重點

  1. 將有限資源做有效配置。
  2. 透過「低保費、高保障」的險種移轉重大傷病、失能及死亡的風險,尤其前二者會造成個人工作收入中斷,卻持續有大筆醫療及照護支出,勢必造成自己家人或伴侶家庭的財務負擔。
  3. 透過「收支管理」及「提高本業收入」逐步存下本金,透過定期定額、長期複利投資達成未來財務目標。

 

小安的規劃案例

小安前來諮詢規劃時,描述目前生活品質都過得不錯,但心中總有個隱憂是能否持續安心地花用。經過檢視目前的財務狀況如下:

閱讀更多 read more

其實儲蓄險不適合絕大多數人,尤其是年輕人!

去銀行辦事時常碰到一個畫面,事情處理了差不多之後櫃員就開始熱切地介紹:「錢放在定存利率只有1%,我們現在推出一個方案,你連存6年,之後每年的利率是3%喔!」

或是保險業務朋友:「錢放在身邊很容易亂花,要強迫儲蓄,累積人生第一桶金!」、「這個商品要停售了,之後想買也買不到了」、「明年保費即將調漲,欲購從速!」

又或者三不五時接到不明來電:「先生您好,這個商品你連繳20年,出事不但有保障,還不用繳剩餘期數的保費。沒出事退還你所繳交的保費,完全不會浪費。」

買過儲蓄險的朋友,對以上的情境,相信不會感到陌生。然而,對方不會跟你說的是,儲蓄險其實有三大風險。

 

儲蓄險的三大風險

以圖中這張保單為例(是很多業務員用力在推的),一個40歲的男性每年繳18萬,連續繳6年,共繳108萬 。6年期滿,解約可拿回115萬。

有人或許會問,標題寫年輕人,此處卻以40歲男性舉例,是否會造成內部報酬率(即IRR, Internal Rate of Return,是衡量回報率的正確方式)低估?此為這張保單宣傳單上的表格,其實不論是2歲男童、28歲年輕男性或40歲中年男子,保費雖不同,得出的IRR幾乎是一樣的。

閱讀更多 read more

等等,我們講得是同一種利率嗎?!

認識實際年利率,財務決策更容易

單利、複利、報酬率、年化報酬率、投資報酬率、再投資報酬率、殖利率、名目利率、實際利率、折現率、貼現率、預定利率、宣告利率、貸款利率、循環利率、一分利…都是我們聽過的利率,但這些是否相同?若不同,又有何差異呢?在做任何討論之前,必須先定義清楚我們講得是同一種「利率」,才不會產生溝通上的落差。

舉個實際的例子:銀行定存牌告利率6個月為0.93%、一年期1.21%、兩年期1.24%,請問今天拿10,000元定存6個月、一年、兩年,分別可以拿到多少利息?(整存整付、四捨五入)

答案是:47元、121元、250元。若全數答對,恭喜您的觀念很清楚!要是答案跟您想的不太一樣也沒關係,這篇文章才有存在的價值,且聽我一一道來。

 

以「實際年利率」為溝通基礎

在銀行的牌告利率中呈現的利率,就是實際年利率(Effective Annual Rate ,EAR),意思是把不同期間的利率,化為同樣以「一年」期間計算的利率,當用於儲蓄、投資時也可稱為「年化報酬率」或「複利」。就像高麗菜一斤25元,是以「一斤」做為相同比較基礎,如此才好溝通及比價。

閱讀更多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