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儲蓄險

小資族沒有錢還需要理財規劃?從保險調整案例看見規劃效益

將有限資源進行分配

多數人對於「理財規劃服務」的一個誤解是有錢人才需要,但理財規劃的目的是達成財務目標,理財規劃的過程就是取得平衡的過程,讓有限資源得到恰當分配。在這個前提下,對小資族而言每分錢都是辛辛苦苦攢下來的,如何透過理財規劃將每分錢都花在刀口上更顯得重要!

 

小資族的規劃重點

  1. 將有限資源做有效配置。
  2. 透過「低保費、高保障」的險種移轉重大傷病、失能及死亡的風險,尤其前二者會造成個人工作收入中斷,卻持續有大筆醫療及照護支出,勢必造成自己家人或伴侶家庭的財務負擔。
  3. 透過「收支管理」及「提高本業收入」逐步存下本金,透過定期定額、長期複利投資達成未來財務目標。

 

小安的規劃案例

小安前來諮詢規劃時,描述目前生活品質都過得不錯,但心中總有個隱憂是能否持續安心地花用。經過檢視目前的財務狀況如下:

閱讀更多 read more

如果再晚個幾年才發現我們錯誤的理財投資,可能就要花更多時間才能補救了

S和先生近期完成理財規劃,得到許多不同於以往的觀念,她很希望藉由自身的經驗,讓更多人了解正確的理財方式,以下是S規劃後的心得分享。

 

作者:台北S小姐

年收三百萬夠不夠用?相信很多人的答案是肯定的,我也是,只是我從沒想過年收三百萬還會有財務赤字的一天。

在還沒進行財務規劃前,我跟先生看著存款,都會覺得很夠用,因為收入高,所以想買什麼就可以買什麼,想去哪也可以去哪,雖然沒有很奢侈的消費,但也算過得非常愜意。

閱讀更多 read more

不曉得這些資訊,千萬別買儲蓄險!?買儲蓄險不可不知的三大事情

「我的保險還要再繳一年,明年才滿期」、「我還有筆錢在保險裡面,再一段時間才能動」、「儲蓄險好像快停售了,是不是要趁現在趕快買一張?」

最近剛好遇到幾個朋友,儲蓄險都即將到期,剛好又碰到儲蓄險的大停賣潮,所以看他的們架式,不是滿期就要解約,就是聽業務的建議準備好要再買其他商品。當我問他們為什麼不繼續放著的時候,得到的多半是疑惑的表情,或者是有著繼續放著跟領回有什麼差別的疑問,好像真的完全不知道其中的差異…

你知道嗎?6年一滿期就解約的儲蓄險,可能會跟你的認知落差非常大,儲蓄險有哪些一定要懂的資訊,一起來看看吧!

本文將為你說明:

  • 為什麼儲蓄險不要一到期就解約
  • 儲蓄險特別要注意哪些事項
  • 正準備購買儲蓄險,和已經購買儲蓄險的你,該怎麼辦?

閱讀更多 read more

其實儲蓄險不適合絕大多數人,尤其是年輕人!

去銀行辦事時常碰到一個畫面,事情處理了差不多之後櫃員就開始熱切地介紹:「錢放在定存利率只有1%,我們現在推出一個方案,你連存6年,之後每年的利率是3%喔!」

或是保險業務朋友:「錢放在身邊很容易亂花,要強迫儲蓄,累積人生第一桶金!」、「這個商品要停售了,之後想買也買不到了」、「明年保費即將調漲,欲購從速!」

又或者三不五時接到不明來電:「先生您好,這個商品你連繳20年,出事不但有保障,還不用繳剩餘期數的保費。沒出事退還你所繳交的保費,完全不會浪費。」

買過儲蓄險的朋友,對以上的情境,相信不會感到陌生。然而,對方不會跟你說的是,儲蓄險其實有三大風險。

 

儲蓄險的三大風險

以圖中這張保單為例(是很多業務員用力在推的),一個40歲的男性每年繳18萬,連續繳6年,共繳108萬 。6年期滿,解約可拿回115萬。

有人或許會問,標題寫年輕人,此處卻以40歲男性舉例,是否會造成內部報酬率(即IRR, Internal Rate of Return,是衡量回報率的正確方式)低估?此為這張保單宣傳單上的表格,其實不論是2歲男童、28歲年輕男性或40歲中年男子,保費雖不同,得出的IRR幾乎是一樣的。

閱讀更多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