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Archives: 報酬

傳統投資流程有三大問題,目標需求導向的投資流程才能讓你抱得更久更安心

目標需求導向投資

根據證交所統計資料,2020年台灣證券總開戶人數,成長至1,124萬人,約占總人口47.3%,也就是平均每2人就有1人參與股市投資,實際交易人數更達到438萬。再從投資人年齡觀察,各年齡層開戶人數占人口比重普遍提高,尤其是20至30歲年輕族群,占比從5年前25.4%快速增加至36.1%,成長至123萬人。

在股市屢破新高、一片長紅的榮景下,周遭親朋好友無不躍躍欲試,想要一同參與這場盛宴。然而大家對於投資是既期待又怕受傷害,曾聽聞隔隔隔壁老王「玩」股票把本翻了個幾倍,但誰誰誰賠掉多年來積蓄的消息也是屢見不鮮,究竟投資要如何開始?

 

風險與報酬的關係

多數人投資無非不是希望把錢變大,但我們先來談談報酬的本質是什麼?比起銀行存款,為什麼投資可以得到額外的報酬?

閱讀更多 read more

等等,我們講得是同一種利率嗎?!

認識實際年利率,財務決策更容易

單利、複利、報酬率、年化報酬率、投資報酬率、再投資報酬率、殖利率、名目利率、實際利率、折現率、貼現率、預定利率、宣告利率、貸款利率、循環利率、一分利…都是我們聽過的利率,但這些是否相同?若不同,又有何差異呢?在做任何討論之前,必須先定義清楚我們講得是同一種「利率」,才不會產生溝通上的落差。

舉個實際的例子:銀行定存牌告利率6個月為0.93%、一年期1.21%、兩年期1.24%,請問今天拿10,000元定存6個月、一年、兩年,分別可以拿到多少利息?(整存整付、四捨五入)

答案是:47元、121元、250元。若全數答對,恭喜您的觀念很清楚!要是答案跟您想的不太一樣也沒關係,這篇文章才有存在的價值,且聽我一一道來。

 

以「實際年利率」為溝通基礎

在銀行的牌告利率中呈現的利率,就是實際年利率(Effective Annual Rate ,EAR),意思是把不同期間的利率,化為同樣以「一年」期間計算的利率,當用於儲蓄、投資時也可稱為「年化報酬率」或「複利」。就像高麗菜一斤25元,是以「一斤」做為相同比較基礎,如此才好溝通及比價。

閱讀更多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