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只是記帳,而是完整的儲蓄規劃流程
上次觀念篇談到儲蓄規劃的五個步驟:
- 可支配所得劃分
- 界定三要
- 量化目標&擬定預算
- 記帳
- 定期檢視&調整
這五個步驟中,大家最常聽到,也最重視的就是步驟四「記帳」,這篇將深入談談記帳的方法,並且讓你找到屬於自己的記帳方式,但慢慢地你會發現記帳不只是記帳,而是完整的儲蓄規劃流程,與其它四個步驟其實密不可分。
後面將提到三種記帳(儲蓄)方式,是由複雜到簡單排序,若看到頭昏可以跳下一個方法,選擇一種適合自己的即可,分別是:
- 複式簿記法
- 消浪投儲蓄法
- 預算控制法
上次觀念篇談到儲蓄規劃的五個步驟:
這五個步驟中,大家最常聽到,也最重視的就是步驟四「記帳」,這篇將深入談談記帳的方法,並且讓你找到屬於自己的記帳方式,但慢慢地你會發現記帳不只是記帳,而是完整的儲蓄規劃流程,與其它四個步驟其實密不可分。
後面將提到三種記帳(儲蓄)方式,是由複雜到簡單排序,若看到頭昏可以跳下一個方法,選擇一種適合自己的即可,分別是:
三年前,有一位律師長輩新婚,開始和太太四處看房準備購屋。愈看發現學問愈大,地段、採光、格局、建材、坪數等,好多好多細節,夫妻兩人希望新居有一定的品質,因此原訂的預算不斷追加…
最終選定了位於台北木柵的房子,一坪50萬,在當時該地區算是合理的價位,不過他們一口氣買了50坪,總價2,500萬是一筆不小的負擔,因此向父母商借了500萬做為頭期款,每月還需償還10萬元的房貸。
不到一年小孩出生,太太暫停了原有的工作在家專心帶小孩,少了一份收入來源,身為受雇律師的先生縱使月薪有13萬仍感到壓力沈重,因為扣除房貸之後僅剩3萬元來負擔家庭所有開銷。
於是夫妻倆爭執愈來愈多,太太嫌先生賺不夠多,應該要自己開業,但先生擔心開業風險太大且初期收入不穩定,反過來怪太太不出去工作幫忙分擔家計…
在《理財如果只著重商品,就像亂吃成藥卻不看醫生的病人》一文中談到了財務規劃樹,這次就深入談談財務規劃樹中最重要的樹根「收支管理」。